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 张若凡)9月23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举行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进展与成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广西于2010年、2015年、2021年先后启动实施了三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初步达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标准。
据介绍,广西目前已如期完成前两轮攻坚工程各项目标和任务,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艾滋病防治体系,组建起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得到了及时发现和有效救治,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极大程度减少了新发感染和死亡人数,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
截至2021年底,全区已建成1834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设立了108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覆盖了全区各市县,各级疾控中心、抗病毒定点医院、妇幼保健院。
全区持续扩大艾滋病筛查,平均每年HIV抗体检测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力争尽早、尽最大限度发现和救治艾滋病患者。全区艾滋病诊断发现率从2015年的68.9%提高到2021年的8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2015年的66.7%提高到2021年的90.6%;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7%以上的较高水平,持续排全国前列。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且降低了进一步传染的风险。全区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5年的3.65%降低到2021年的1.83%,初步达到低于2%的消除母婴传播标准。
民政、教育、卫生健康等多部门联合建立并推广了艾滋病患者“一站式”关怀救助模式,全面落实免费艾滋病检测、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母婴阻断、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免费入学、关怀救助艾滋病患者等“四免一关怀”政策。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自愿接受救助的覆盖率每年均达到100%。
2021年12月3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2021—2025年)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广西第三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
第三轮艾滋病攻坚工程在巩固前两轮攻坚成果基础上,针对传染源发现和管控难、性传播难以遏制等突出问题,深入实施新八大专项工程。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提高公众艾滋病防治意识,深化艾滋病社会综合治理成效,巩固阻断输血传播和控制注射吸毒传播成果,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遏制性传播上升势头,最大限度发现、治疗和管理艾滋病感染者,不断减少社会歧视,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生存质量,将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