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滋病防治知识空中课堂
面向三地高校及参赛团队开展网络授课培训,邀请京津冀三地知名专家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与疫情形势、辩论技巧等内容培训,并在校园活动中进行宣传推广,帮助大学生准确理解掌握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发病症状、防治政策等知识。高校大学生可通过视频直播系统在线观看相关课程,观看二维码将于空中课堂开课前推送。
(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辩论赛
举办北京市地区选拔赛,选出两支优胜队伍参加京津冀三地决赛,第三、四名的参赛队为京津冀辩论赛季军。
1.参赛团队要求
各高校应积极组建团队参加。参赛团队自拟队名,每个团队成员人数为4人(含1名领队,3名辩论队员)。团队成员须为在校大学生,遵纪守法,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不恐惧、不歧视,对防艾宣传工作有热情、有见解,掌握一定的防艾知识,具备一定的辩论经验。
2.选拔赛设置
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赛段:
(1)初赛采用线上赛形式,成绩排名前16名晋级复赛。
比赛时间:10月25日—26日(初定)
比赛环节(20分钟):
陈词阶段:正反方一辩各2分30秒,阐述本方观点及论据,要求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质询阶段:正反方二、三辩交替质询,每方各2分钟,回答方单次发言不超过15秒,需正面回应问题。
自由辩论阶段:正反方各3分钟,交替发言,不得打断对方,重点围绕辩题核心展开攻防。
总结陈词阶段:正反方三辩各2分30秒,总结本方观点并反驳对方核心论点,需升华辩题意义。
结果公示:比赛结束后现场公示16支晋级复赛队伍名单。
(2)复赛采用线下赛形式,通过抽签两两对决,最终决出两支队伍代表北京地区参加京津冀决赛。
比赛时间:11月1日—2日(初定)
比赛环节(28分钟):
陈词阶段:正反方一辩各4分钟,阐述本方观点及论据,要求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质询阶段:正反方二、三辩交替质询,每方各2分钟,回答方单次发言不超过15秒,需正面回应问题。
自由辩论阶段:正反方各5分钟,交替发言,不得打断对方,重点围绕辩题核心展开攻防。
总结陈词:正反方三辩各3分钟,总结本方观点并反驳对方核心论点,需升华辩题意义。
3.报名方式
各参赛团队于10月13日前将报名表(附件1)提交至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3401198146,邮箱:zxzxbj1993@163.com。报名截止后将建参赛团队领队群,具体分组规则、比赛时间地点等另行通知。
(三)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LOGO和IP形象征集
面向京津冀高校在校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LOGO和IP形象征集活动,打造具有辨识度和长期生命力的防艾宣传品牌。征集内容围绕“京津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相关文化符号,作品紧扣主题,具有传播意义。详见附件2。
(四)高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员海报制作
面向全市高校师生选拔具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宣传能力的宣传员,经各高校共青团、红十字会或“青春红丝带”社团管理指导部门初审推荐后,择优评选出高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员30名,并拍摄制作系列宣传海报,形成“以点带面”的传播效应,带动更多师生参与防艾宣传。详见附件3。
(五)艾滋病防治宣传月活动
市级将组织百场首都高校大学生新生入学防艾知识教育讲座及同伴教育活动,资助不少于30所首都高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等活动。各区、各高校要结合辖区和学校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的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大学生防艾知识宣传教育,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形成艾滋病防治宣传高潮。
(六)艾滋病防治宣传工具包制作
市级将整合京津冀三地优质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源,统一包装,构建标准化工具库,为高校师生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宣传素材,推动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