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非遗宣禁毒进课堂活动。中国禁毒网发 中国禁毒网讯 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禁毒人开展禁毒宣传的重要载体,非遗融入禁毒元素不仅让大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之美,更为非遗开拓出了新的社会价值,增加了趣味性,同时扩大了禁毒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近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去禁毒办联合指前镇政法和社会事业局进入学校、社区,结合“非遗+禁毒”主题传递禁毒声音。
以“灯”为桥,融合禁毒
马灯表演打破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育理念,融入更多趣味元素,为禁毒宣传增加艺术色彩、人文情感,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马灯的历史知识和接受毒品预防教育,非遗传承人通过马灯技能表演、有奖竞答环节等方式让禁毒理念在民间文化传承中深深扎根于青少年心中,牢固树立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思想,发扬马灯的文化育人精神。
以“芦”为介,全民防毒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芦柴编扎技术,也为了毒品预防教育以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在清水渎村和新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牵头下,非遗传承人讲解芦柴编扎的历史由来,和村民们一起现场制作禁毒斗笠,不仅让村民们感受芦柴编扎的魅力,更将禁毒理念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非遗+禁毒,是传承+创新的最好体现,通过非遗+禁毒的教育模式,能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禁毒教育融合,赋予禁毒教育更多的载体,更多的形式,让受众乐于接受禁毒预防教育,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