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深入开展,落实《2023年北京市艾滋病性病及丙肝防治工作要点》的相关要求,提高全区艾滋病性病丙肝监测工作质量,完成2023年数据质量核查工作,大兴区疾控中心于2023年7月27日至8月18日,对全区33家医疗机构、2家监管场所及4家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艾滋病性病及丙肝防治工作督导。现将督导情况反馈如下:
本次主要针对各医疗机构艾滋病性病及丙肝报告流程及相关工作制度、2022年7月-2023年6月艾滋病性病及丙肝监测、报告、转介等工作、2023年上半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宣传培训、高危人群干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PITC)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多数单位能按要求建立性病艾滋病报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能规范开展性病艾滋病监测、报告、宣传、培训等工作,并及时上报工作信息。
1.部分医疗机构上报的HIV检测份数表与院内LIS系统或纸质记录中原始数据不一致。
2.个别单位缺少梅毒转会诊制度,梅毒病例未进一步转介筛查或治疗。
3.一家医疗机构丙肝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未按要求及时报告,梅毒检测结果与报卡诊断不一致。
4.四家医疗机构PITC工作进度缓慢。
1.加强HIV病例监测报告管理。专人负责,细化掌握工作要求,各项资料完整、准确填写并妥善保管;HIV检测份数表以自然月整月统计上报,确保与原始记录一致。做好阳性既往病例未报告的纸质留痕工作。
2.规范进行性病监测报告及转介。完善梅毒性病的转会诊制度,按照要求进行梅毒分期诊断,规范填写梅毒病例报告卡备注栏;对于同一病程的性病复诊病例,避免重复报告,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梅毒转介培训,积极正确完成梅毒单阳/双阳病例的转介工作。
3.规范进行丙肝监测报告及转介。加强医务人员丙肝报卡的规范性、准确性培训,明确丙肝报卡的诊断要求,完善丙肝报告及转介的流程及制度,加强工作人员转介培训,做好阳性病例治疗转介并做好资料留存。
4.加快PITC工作进度。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提高医务人员主动开展HIV检测和咨询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对PITC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就诊者HIV检测的筛查力度和范围,持续开展PITC工作,保证PITC年度工作量的完成。
5.加强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考核。各单位按要求开展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相关知识培训,及时整理培训档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覆盖率及考核率要求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