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潜伏期,能检测出来么?”
其实每当看到这样的问题,大家心里都明白,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高危后距今的时间,
这段时间到底是“潜伏期”还是“窗口期”呢?

窗口期,就检测方面而言的
病毒从进入体内,到通过各种检测方式检测到感染的时间间隔,被称为窗口期。不同的检测方式对应的窗口期也并不相同,以HIV检测为例,自高危行为发生之日起,RNA定性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1-2周,常见抗体快检试剂的窗口期一般为4-6周。
潜伏期,就感染阶段而言的
HIV感染后,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急性期、潜伏期和发病期,也称作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期一般发生在感染后的6个月内,部分感染者在急性期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如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咽痛等,一般1-3周后自行缓解。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终末阶段,患者CD4细胞计数多<200/μL,此期间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潜伏期介于二者之间,经过急性期后进入这一阶段。一般持续时间为4-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类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此阶段内感染者自身大多尚未能察觉到明显的身体不适,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延误发现、进而延误及时治疗。
潜伏期内,潜伏的是显著病症,而不是病毒或抗体,但病毒依然在潜移默化地破坏机体免疫和器官功能,只有及时启动并维持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减低身体损伤。而窗口期内,潜藏着的才是病毒或抗体本身,因此在窗口期内的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排除感染或证明自身非感染状态的依据。
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一般来说,只要度过了窗口期,无论是否进入潜伏期,HIV抗体检测都会呈现“有反应”结果.同样,以目前的治疗水平,无论是否启动或维持治疗,HIV抗体仍终身阳性。因此,并不是说非要等到进入了潜伏期再检测才有意义,也绝非进入潜伏期内就检测不到感染状况,发生高危行为后,仍要及时进行咨询检测及必要的暴露后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