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大的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传染源主要存在于乳汁、血液、胸腹水等中,一旦感染会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对身体造成不可挽救的伤害。
这种病虽然不是癌症,但相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对于艾滋的害怕和恐惧并不亚于癌症。众所周知,它可以传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非常大,除了这些,担心会受到别人异样的目光或许也是很多人“谈艾色变”的一个原因。不过,我想跟大家讲的是,关于艾滋病,或许你了解的其实很少,也走入了一些认知误区,下面就具体跟大家聊一聊。
01感染HIV病毒=100%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就是因为感染艾滋病病毒才引起的?的确如此,但并不说感染了病毒就是百分之百等于艾滋病,在没有正式病变之前,若是能及时干预,或许结果就会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感染乙肝病毒一样,并不是说只要体内有病毒,就是乙肝患者了,也可能是携带者,有的携带者是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的。
02艾滋病的发展有不同的时期
若是没有及时重视,病毒可能就会开始攻击人的免疫系统了,随之引起一系列的身体不适表现,在不同的时间,身体症状不同,早发现早干预,非常关键。

急性发作是第一个时期,一般在感染后的一月左右,此时人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表现,通常来讲持续时间不会太久。而感冒发烧这样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是小毛病,所以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关注。
在之后的几年内,是第二个时期,也是“潜伏期”,具体几年,有个体差异性,跟患者的免疫情况、体内病毒量等因素有关。但相同的是,在这个时期内,人体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表现,但是免疫系统可能已经出现异常了,只是还没有表现出来。
最后一个时期就是就是艾滋病时期了,在这个时期人体会出现相关表现,还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对于身体健康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可能会影响到生命安全。

03得了艾滋病,还能不能长寿了?
了解了艾滋病不同的发病时期,可能有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还不如啥都不知道,了解过后,知道艾滋对健康的影响,更会感觉长寿无望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也正因为潜伏期比较长,而若是能在早期感染时候就开始重视,积极干预,或许是可以跟正常人一样,有望延长寿命。
感染后,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后悔药”的,阻断药物对于避免病毒攻击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有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艾滋病的一类高发人群更需注意,那就是青少年群体。有数据显示,我国15-24岁的人群每年新增患者人数在三千例左右,数字如此庞大,或许跟不了解该病、没有做好预防有很大的关系。
结语:通过以上的了解,想必大家对于该病已经有了进一步了解,如果以前有错误的认识,现在应该抛弃了,应持以一个正确理性的态度,平时也要注意留意身体频繁出现的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