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艾滋吗?
1981年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由于事发突然,病毒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不断扩散;终于在1985年6月,艾滋病传入了中国。自此,中国进入了谈“艾”色变的时代。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一年的时间内,中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40104例;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全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820756例,死亡253031例。在数量如此庞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15~24岁的青年在2017年就已经达到了23.58%。中国的高校已经成为了艾滋病的重灾区,换言之,艾滋病正在蚕食着世界的下一代人。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的准确命名、是否可以从外表辨别等问题,正答率仅仅占到68%,也就是说还有很多人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都未掌握;但令人欣慰的是,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危险性行为传播可以说是人人皆知,高达90%的百分比。同时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认知误区:42%的同学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其实并不会,研究发现,蚊子嘴上的残血量仅有0.00004毫升,如按此计算,要叮咬2800次,残血量中才能带有足够引起HIV感染的病毒。其实,艾滋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近年来,随着性解放的思维以及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同性恋以及婚前性行为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在人们为台湾同性恋合法化的新闻欢呼时,却往往忽视了同性恋背后所存在的隐患,男同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也是不争的事实。据中青报报道,2018年11月25日上午,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韩孟杰就我国青年学生目前感染情况时说道:“近几年每年都有3000多例的学生感染艾滋病,其中81.8%是通过同性性传播感染。”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大学生刚从高中学业压力出来,观念开放、随意,但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同时因为接受到的大都是传统观念上的教育,导致性安全知识缺乏,不知道该如何表示自己。加大力度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加强高校性教育迫在眉睫。
为响应国家“防艾”号召,控制艾滋病等一系列性病在高校的上升趋势,在广阳区卫生局等部门的协助下,学校实现了“安全套进校园”,为高校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安全套,在三月二十五号已经正式开始使用。也有学生提出异议:这样的做法是否会助长婚前性行为?在教学楼放这样的装置会不会有碍观瞻?对此,我们采访了校内负责人肖立忠老师,“同学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我们都会考虑到,也会和其他高校再进行联系,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希望同学们可以真正了解到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每个人都好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看到的。”在几十年前,安全套也许只是作为一个计划生育的工具,但是,在今天,它却成为了我们身体的安全保障。
问卷结果显示,近半数的人想过援艾,却只有7%的人付诸行动也许是人们对危险与生俱来的恐惧,阻碍了我们走向“艾”和爱的脚步。河北、山东、广州等多地曾传出“艾滋病患者用针管扎人”的传言,相关的微信对话截图和帖子在网上流传,引发不少网友恐慌,但后来均被警方证实皆为虚假消息。社会的不信任导致艾滋病患者内心的绝望,反过来患者对社会的不信任加剧信任危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谈到艾滋病患者时,18级产设的李同学说到:“当从媒介上看到艾滋病患者时,我很同情他们,虽然大部分患者会积极接受治疗,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治愈,然而有些人因感染艾滋病去报复社会的举动让人无法接受。” 确实,艾滋病人报复社会的新闻层出不穷,但不能因为个例而抹黑了全部。终归都是受害者,我们应该多一点包容和关爱。“和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打喷嚏、咳嗽都不会传染艾滋病,所以我们可以多和艾滋病患者接触,照顾一下他们”,17级机电学院的张子涵这样说道。
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曾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也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只有对世界怀有善意,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愉悦和安宁。同时艾滋病患者也应该知道解决冷漠的办法,绝对不是将它传染给下一个人,因为那等于让冷漠在自己身上经过两次。
艾滋病已不再比远方的风更加遥远,现如今的它,如同千千万万披了隐形衣的恶兽,悄无声息地接近,收起的獠牙让你难察危机,却趁你放下警惕的那一刻暴起,舔舐过你血管中的每一粒火红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