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在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海淀区疾控中心联合北京大学校医院、北京大学红十字会、燕园街道办事处等机构共同举办了一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的主题宣传活动。此次主题会安排在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下午举行了第四届首都高校防艾定向越野赛。

海淀区副区长张若冰、北京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张宇,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部刘新战,海淀区卫计委、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劲涛、海淀区卫计委副主任张宇光、北京大学医院院长云虹、海淀区燕园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兴文、海淀区疾控中心主任江初、副主任邢彦等领导以及海淀区49家高校的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了现场活动。

活动开场由海淀区卫计委副主任张宇光为本次活动致辞,回顾历年海淀区艾滋病防控工作,近几年疫情虽有所下降,仍然要坚持对重点人群、对高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和综合防控。随后海淀区疾控中心主任江初具体介绍了海淀区近年来艾滋病流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学生人群中艾滋病疫情趋势,目前性传播是新发病例的主要感染途径,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风险更高,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发生高危行为要及时寻求咨询检测。在介绍防艾知识的同时还对现场学生提问进行互动。由各高校选拔的优秀辩手现场进行了一场辩论赛,围绕主题“北京高校应/不应在校园内安装安全套发放机”展开激烈的辩论,再一次重现了防艾辩论场上活跃拼搏的气氛。与会领导为2019年度防艾工作开展积极的高校组织和先进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鼓励他们继续对防艾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并积极开展各项防艾工作。最后李劲涛主任对海淀区防治艾滋病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海淀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海淀区疾控中心、各级高校、红十字会等社团组织,以及每一位同学都是防治艾滋病的重要力量,希望海淀区防艾工作在各部门联动、全人群参与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壮年人群在如何预防艾滋病、切断传播途径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作为全区高校防艾活动的主导方,海淀区疾控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大量高校社团参与的各类宣传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各部门联动,积极动员每一个可动员的力量,参与到防控疾病、遏制艾滋病的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