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闻动态
    • 防艾动态
    • 禁毒动态
  • 高校社团
    • 社团简介
    • 活动公告
    • 高校动态
    • 讲师团介绍
    • 历年防艾
  • 科普宣教
    • 科普知识
    • 宣教视频
    • 政策法规
  • 活动专题
    • 2022年
    • 历年专题

|

  • 首页
  • 新闻动态
    • 防艾动态
    • 禁毒动态
  • 高校社团
    • 社团简介
    • 活动公告
    • 高校动态
    • 讲师团介绍
    • 历年防艾
  • 科普宣教
    • 科普知识
    • 宣教视频
    • 政策法规
  • 活动专题
    • 2024年
    • 历年专题
首页 > 科普园地 > 认识艾滋 > 关于艾滋病,你应该知道
关于艾滋病,你应该知道
日期:2019-12-05  来源:“山东疾控”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一、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二、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不可治愈

  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三、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

  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四、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性病和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五、避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血传播

  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是造成艾滋病感染的高危行为。不要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可有效减少因注射吸毒经血传播艾滋病的机会。

  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怀孕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孕期和产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减少损伤性危险操作、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可大大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

  (来源“山东疾控”公众号)


艾滋病前期究竟会有何症状?患者到底能活多久?实情居然是这样!护士歧视艾滋患者被辞退:为什么要关爱艾滋病患者?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 2007-2023 京ICP备18049993号-2
     技术支持:北京怡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