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11月1日电 据非洲华侨周报报道,上世纪80年代初,全球首例艾滋病患者在美国被发现并确认,如今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疾病,在这30多年里,寻找艾滋病的解药一直是国际医学界的难题。

据《博茨瓦纳卫报》报道,博茨瓦纳与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卫生项目(BUMMHI)首席调查员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博士称,寻找艾滋病解药是人类医学史上面临的最大科学挑战之一。
近日,第六届博茨瓦纳国际艾滋大会在哈博罗内举行,雷德菲尔德在会上指出,对于艾滋病的每一项突破性研究都具有非凡性,但要找到一种或多种治愈方法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并且需要持续性的投资和研究。
据估计,全球已有78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仅有一人被治愈,即蒂莫西•雷•布朗。布朗先后在1995年和2006年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2007年他来到柏林进行救治,主治医生对他进行了骨髓移植,先治白血病,结果却出人意料,经过三年的临床观察,这次移植同时还治愈了布朗的艾滋病。原来,骨髓捐献者的配型与布朗十分吻合,而且骨髓中含有一种叫做CCR5的变异基因,这种基因能够天然抵御艾滋病病毒,并且仅存于少数北欧人体内。因此,布朗便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艾滋病治愈者。
雷德菲尔德强调,科学家已经尝试过了无数种实验,但都没有成功,现在科学家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进行持续性病毒缓解,让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治疗后不会出现病毒反弹症状,这需要患者在感染后的最短时间内便接受治疗,此方法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并列入艾滋治疗指南中,博茨瓦纳从今年6月开始采用该治疗方法。
“这能使患者艾滋病病毒的‘蓄积’不再继续增加,患者的免疫系统也得以维持。”雷德菲尔德说道。
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注射治疗性疫苗,但是疫苗仅能在短期内降低艾滋病病毒数量(约20%),不久便又会恢复。还有一项研究是基因编辑,也就是通过靶向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将患者DNA中的艾滋病病毒移除,但这项技术目前仅在动物体内试验过,如果病毒未被完全移除,则需要通过药物来进行病毒抑制,使其减缓复制速度。
调查表明,博茨瓦纳虽然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但同时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博茨瓦纳约有26.91万艾滋病患者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占总患者人数的87.2%,其中有62%的人都实现了病毒抑制。博茨瓦纳艾滋病专家马蒂萨•迈恩博士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此类药物,这会加大他们罹患心脏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