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点”上学了
日期:2013-11-05 来源:中国性病艾滋防治协会
在青州市西南山区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里居住着一户孙姓人家,由于家境贫寒娶不上媳妇,小孙只好用辛苦打工挣来的全部积蓄从云南买来了一个媳妇,媳妇有精神病症,时好时坏。第二年,小孙媳妇生了一个男孩,男孩的到来给这贫困的家庭增添了极大的幸福,似乎孙家的日子将因这个男孩的到来而有改观或者是要时来运转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前几年开展的外来妇女调查中查出小孙媳妇携带有艾滋病病毒,这无疑给这个原本就在艰难度日的家庭雪上加霜。
小孙家的苦难一直牵挂着我们,成为了我们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同事们在工作之余总是会不知不觉地谈到小孙,小孙的孩子怎样了,有没有被感染上艾滋病?小孙媳妇的精神好点了吗?孩子能不能照看?这许多的困惑总在苦恼着我们,于是我们循着崎岖的山路走入了小孙的家庭生活之中。
第一次到小孙家给我们的震撼太大了。山头林间的五六间低矮老旧的草房,院墙用碎石片象征性的垒了一截,三间主房是小孙八旬老母亲居住,也分不清具体朝向,夺人眼球的只有那三扇由于常年烟熏火燎而变得黑洞洞的门窗,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三间偏房稍微新一点,是小孙一家三口居住,门窗口到处破损,一问才知是小孙媳妇犯病时打坏的。小孙的儿子,我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小不点”,因为实在是太瘦小了,一望便知是营养不良,而且有严重的鸡胸。而且因为长期与外界相对隔绝,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小不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困难,性急之下只能用简单的“哎”、“啊”来表达。
由于母老、妻病、儿少,小孙便被紧紧的拴在了家里,出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已成奢望。从此,小孙只能靠操持家中二亩山坡地维持生活,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四年的交往,我从未见过孙家人穿过一件新衣服、也从未见家中吃过一次新鲜的菜肉。记得有一次上班时间,忙碌中听其他科室同事议论大门口有一个妇女昏倒在地上,下意识中我们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工作,前往察看。原来是小孙媳妇,小孙正在旁边不知所措。我们急忙将小孙媳妇搀扶到科室,一问原来是早上为了赶进城班车没有吃饭饿晕了。同事们急忙端来糖水给小孙媳妇喂下去,并买来大碗面给他们泡上。细问之下才知,原来小孙家为了节省开支,一年四季每天都是吃两顿饭的!
去年冬天,“小不点”的奶奶和妈妈相继病逝。随后,我们特意把“小不点”爷俩请到城里,做了一次彻底检查,所幸爷俩都没有感染艾滋病,这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每次逢年过节,我们第一个牵挂的就是“小不点”,总是早早的前去探望。“小不点”对我们也很亲,每次见到我们,总能从他灵活的眼神里看出内心的喜悦。他总是默默地搬来板凳,悄悄地放到你的脚下,然后仰起头,冲你“哎”两声,这便是请你坐了。就这样,我们与孙家已经交往四年了。
随着“小不点”逐渐接近上学年龄,我们现在越来越担忧“小不点”的学校适应能力。离开了家庭的庇护,他是否能够适应与小朋友的交往?是否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为此,我们于去年秋天就早早的为“小不点”联系了离家最近的一所希望小学,让他先在这所小学的学前班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边学边适应。在学校老师们的悉心照料下,“小不点”逐渐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旷课现象也越来越少了,并于今年秋季开学之际,顺利升入了小学一年级学习。我们都在默默的祝福“小不点”快快健康成长吧! 齐心协力 开拓进取 为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做贡献福建已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89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