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请贴上红丝带,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日前一群高中生在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走进罗湖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在寒冷的天气中忙碌着向同伴宣传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这些学生都是“深圳中学生防艾志愿者联盟”的成员。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艾专家武南表示,同伴教育是防艾宣传很好的方式,中学生主动加入防艾宣传同时也可以影响更多人来关注艾滋病防治。
成立志愿者联盟宣传防艾
参加日前举行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的学生分别来自深圳中学、罗湖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他们都是深圳中学生防艾志愿者联盟的成员。在罗湖外国语学校校内的防治艾滋病宣传点,30多名同学被分布在学生流量大的食堂等多个地点,向路过的同学们宣传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并给他们贴上“红丝带”。
深圳中学高三学生武宗伦是这次活动的发起者之一,当天早上他六点多就起床,开始着手准备将要发放的红丝带等事宜。武宗伦告诉记者,其实他已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原来,早在2009年,武宗伦等高中生就发起成立一个名叫“深圳中学生防艾志愿者联盟”的组织,他们在每年的艾滋病日都会参加或组织一些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比如去年我们就走出校园,在广深和谐号上宣传防艾知识。”武宗伦说,与此同时,他们还会邀请一些专家到学校举办预防艾滋病的讲座,或者举办一些跟防艾有关的辩论赛,“我们曾经组织不同学校同学就‘安全性教育好还是贞洁教育好’、‘性开放是否带来坏结果’等话题就行辩论,这种形式的防艾宣传很受大家欢迎。”武宗伦说。
如今,深圳中学生防艾志愿者联盟已经在深圳中学、高级中学、罗湖外国语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达到200多人。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办公益讲座,开展学生防艾知识的调查,筹办公益演出,并自己设计印刷了防艾知识宣传单到各个中学门口以及课外补习班宣传。
武宗伦告诉记者,他希望“深圳中学生防艾志愿者联盟”下一步能够扩大范围,影响更多同伴,同时能够运作得更加规范。
父亲“助阵”防艾宣传
武南是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防艾专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武宗伦的父亲。当天他也到现场“助阵”儿子发起的防艾宣传。
他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儿子很小时就被带着参加他们单位组织的一些防艾宣传,“像全国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昕来深圳做的一些宣传活动,孩子都参加了,因为接触的多了,孩子耳濡目染的知道了艾滋病的一些知识。”
武宗伦告诉记者,通过接触一些防艾的宣传,他了解到,在全世界新增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年轻人,青少年学生性传播已成艾滋病防控重点。但是,目前,这部分人群的防艾教育还非常缺乏。
“上了高中后,学校也很鼓励我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我就想到了可以做一些防艾宣传的志愿者活动,为同学们补上艾滋病知识不足的缺口,让他们加强个人防护。”于是武宗伦便想到了成立防艾志愿者联盟。为了掌握更多、更系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武宗伦经常要向父亲或者父亲的同事请教。
本来是“无意识”的举动,却让儿子专注于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武南称自己“很欣慰”,他解释称,全球艾滋病感染者中,年轻感染者的比例越来越高,性健康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但现状是对性健康的重视不够,通过宣传,强化学生对于性知识的学习、性健康的重视,非常有必要。“通过这些中学生的宣传,让他们的同伴了解相关的性知识。”武南说,他表示,同伴教育是防艾宣传的很好方式。
武南还称,中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也能够让他们增加社会责任感,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能够影响、号召更多的人来加入到防治艾滋病宣传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