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务院《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确定的目标和要求,探索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的有效机制,建立以农村乡镇街道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网络,延庆县根据《北京市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工作方案(2006-2008年)》(京艾委字[2006]3号)文件精神,对延庆镇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进行阶段评估。
为做好防治示范社区下一阶段工作,2010年1月—3月,延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延庆镇联合对示范社区进行基线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评估示范社区艾滋病防治的可利用资源,包括专业科室建设、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和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设、人口学资料、经济发展状况、医疗卫生资源及医疗卫生服务情况、社区内各类机构情况、社区内学校及学生情况、社区内目标场所分布及目标人群分布情况(性服务工作者、吸毒人群、男男性接触者、流动人口等)、社区内妇幼保健情况(婚前保健、产前检查及儿保)及计划生育情况、社区内曾经或正在进行的防治艾滋病活动情况等,各类数字涉及到延庆镇政府、统计局、卫生局、教委、禁毒大队、疾控中心等部门;(2)对示范社区内的大学生、中学生、机关干部、流动人口、社区居民等430人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反歧视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3)对示范社区的主要领导干部(3人)、主要工作人员(公安民警3人,计生干部1人,教师3人,工会1人,团委1人,居委会主任1人)、医护人员(5人)、高危人群(2人)共计20人进行了个人访谈和小组访谈;(4)评估示范社区内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评价宣传和干预效果。
通过此次评估,五类人群中对HIV经血、经母婴、经性三条HIV主要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较高,对HIV经性传播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HIV的传播,对个别问题如能否从外表判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认知率很低,定期服用抗生素是否能预防艾滋病的认识还较肤浅。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整体都很低,加强对中学生的宣传教育刻不容缓。
在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盲目恐艾,很多人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对艾滋病的歧视和恐惧。有针对性地加强宣教,提高他们对HIV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认知,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对艾滋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在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过程中,个别业主支持力度不够大,从业人员有抵触情绪,不配合,不愿意据实回答,或者有意逃避调查,给干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造成干预覆盖面窄,惠及人数少,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监测和行为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我县蔓延。
此次评估为今后艾滋病示范社区需求和效果提供了基线资料。为开展新一轮示范社区工作做好技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