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市区各路公交车时,细心的乘客会发现公交电视屏幕上不停地播放着一则有关预防艾滋病的视频短片,该片由秀洲区疾控中心精心制作,并在市区32条公交线路的222辆公交车上不间断地滚动播放;漫步市区,随处可见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牌……在这种“无孔不入”的宣传攻势下,秀洲群众目前的防艾意识又是如何的呢?
最新一份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中期评估调查显示:全区总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1.7%,其中农民知晓率增幅最大,由60.33%上升到了84.73%。群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的态度也有了明显转变,2005年仅有37.33%的人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交往,而2007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4%。
多部门联动 奏响防艾主旋律
众所周知,“艾滋”猛于虎,关键是防患于未然。然而,仅靠卫生部门的力量很难搭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为此秀洲区公安分局、区教文体局、区妇联、团区委等多部门通力合作,联合遏制这一“恶魔”。每年的“三八”妇女维权周、“三五”志愿者主题服务周、中小学阅读节等都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有利时机,秀洲区各部门携手以布置宣传展板、举办艾滋病有奖知识问答、发放艾滋病宣传折页等形式,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告知广大群众。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区计卫局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全民动员、预防艾滋”的专题文艺晚会,近500名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晚会间隙,区有关部门还不失时机地穿插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奖问答,并在现场分发宣传小册子。
针对秀洲区艾滋病感染者大部分是外来流动人口的现状,在区妇联、团区委“面对面”志愿者宣传的基础上,2008年,区总工会、区计卫局、区新居民事务局联合下发了《秀洲区新居民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区疾控中心制作了相应的宣传海报和防艾宣传小册子,在外来人员相对集中的大型企业向新居民发放。为增强新居民的自我保健和保护意识,每名新居民在办理临时居住证或居住证时,都会同时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
扩大宣教面 将防艾进行到底
除了对重点人群进行宣教外,秀洲区还十分重视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确保青少年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目前在秀洲区,艾滋病教育已被列入学校课程教学计划,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各校每学期都保证一定的教学时间,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新生入学时还能领到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处方”。各中小学还设立了艾滋病健康教育专栏,不定期更新内容,使广大师生及时了解艾滋病最新动态。
2007年,秀洲区成立了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深入五镇两街道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讲座,各村(居)委会干部、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妇女主任等聆听了讲座,如今该项活动已经覆盖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和居委会。880名参加过师资培训的妇女主任、计生小组长、工会干部等已成为基层防艾宣传的骨干力量,秀洲区通过这支民间“师资”力量,将预防艾滋病的观念和常识传递给基层群众。
宣教不等于照本宣科,枯燥的宣传方式容易让群众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秀洲区积极探索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新模式,除了公交车宣传形式外,在“创卫”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创卫区域内每户居民都拿到了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居民健康教育读本》。区卫生部门还会同婚姻登记处对前来登记的新婚夫妇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奥运会开幕当天,一大清早就有几十对新人排队等候结婚登记,工作人员微笑着在向新人们表示祝福的同时,还向他们递上了一本艾滋病防治知识小册子。今年6月在秀洲区登记结婚的65对新人中,有63对接受了免费婚检,婚检率、HIV抗体检测率达到了96.9%。秀洲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