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逢中国红带网
亚洲艾滋病委员会星期三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向潘基文秘书长正式递交了有关亚洲艾滋病流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揭示了亚洲艾滋病流行方面的一些共同特点,强调各国应充分了解造成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报告指出,尽管亚洲各国艾滋病流行情况的差别很大,但仍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在亚洲,艾滋病流行多与不加保护的付费性行为、吸毒者使用经过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以及男子之间不加保护的性行为有关。因此,艾滋病防治项目应特别关注高危人群并针对性交易及吸毒等行为。
同时,报告指出,将艾滋病流行分为低度流行、集中流行和广泛流行三类的现有分类法使一些亚洲国家的政府存在"轻敌"的想法,建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以低度流行和集中流行国家面临的风险因素和疾病负担为基础,采取新的分类方法。
报告对柬埔寨、泰国和印度部分地区采取的有效的防治方案表示认可,但指出亚洲许多国家仍缺乏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感和连贯性。报告呼吁亚洲各国政府和企业领导人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充分调动社区和民间社会的参与,并致力于消除一些助长艾滋病流行的社会因素,例如,将某些群体边缘化、侵犯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权以及歧视他们等。
报告指出,亚洲目前有近5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44万人每年因艾滋病死亡,如果这一速度持续下去,到2020年将新增800万感染者。
潘基文秘书长在当天报告的发布会上呼吁亚洲国家增加对防治艾滋病的投资和重视。潘基文说,面对严峻威胁,亚洲能够采取果断、高效的行动。五年前,亚洲迅速应对'非典'疫情的表现就是一个例证。亚洲国家有能力以同样的决心和创新精神来应对艾滋病,但这需要在促进两性平等、减少对特定群体的歧视和边缘化等各方面采取多种措施。这样的努力一旦成功,将为艾滋病防控以及个人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全面、多赢的局面。
亚洲艾滋病委员会创立于2006年6月,由九名来自亚洲的经济学家、科学家、民间社会代表和政策制定者组成,负责对亚洲艾滋病流行状况进行评估。
点击附件查看报告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