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度
全球基金以社区为基础非政府组织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非工委)自2007年3月底组建以来,在国家协调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促使了国家级政策的改变,促进了公民社会对全球基金的参与,为全球基金项目在中国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2007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初步建立了委员会的架构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规章制度:
2007年3月30日国家协调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通报了CCM以社区为基础的非政府组织类别组选举结果以后,当选代表和委员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初步确立了非政府组织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架构,同时讨论通过了建立网络例会机制的决议,这为非工委以后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各项工作基本上得到了合理的统筹安排。例会充分听取每位成员的建议,对重大议题进行集体表决,形成了团结协助的工作氛围。在此过程中,大家就如何完善运行机制、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制出一系列规章制度。目前经讨论通过的规章制度包括:会议制度、表决制度、信息公开和交流制度、提案工作流程、财务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网站管理制度。
二、发挥代表的作用,积极同有关机构开展对话,对全球基金的一系列政策提出建议:
非工委自成立以来积极和感染者工作委员会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基金事务中公民社会的参与:通过两个委员会代表、列席代表以及全体成员参与全球基金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会议、与国家协调委员会秘书处强正富秘书长的座谈、与全球基金项目官员充分的沟通,就如何提高和加大草根组织的参与、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促进了全球基金政策的改变,为非政府组织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全球基金创造了条件,如:在全球基金六轮中,争取了在省级建立有公民社会参与的专家咨询小组、在全球基金五轮二期项目、六轮中大幅提高资金下沉的比例、在全球基金的监督检查中邀请了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等等。同时,将搜集的社区意见及时反馈给国家协调委员会,对全球基金项目在中国的开展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和影响力的建议。充分展示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基金领域的充分参与,使非工委的工作倍受关注。得到了国家协调委员会的信任和政策支持。
三、广泛建立渠道,加强与社群的沟通和交流:
非工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优势,深入社群开展工作。各部类代表分别设立了邮件组、QQ群,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建立了多个交流平台,动员吸引社群同胞加入进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网络传达全球基金动态,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部类工作动态等社群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此外,讨论会、电话、面谈、问卷调查也是常用的沟通方式,非工委依靠这些信息交流活动收集到更广泛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增强了对社群的帮扶效果。如在2007年11月份全球基金理事会在昆明召开前夕,各部类代表通过调查问卷、会议、访谈等形式充分了解社区意见,并在全球基金理事会上通过信件和面谈的方式,将社区意见反馈给中国全球基金理事会和全球基金理事会的主席、副主席等相关人士。2007年12月两工委网站设计制作完成,非工委建立了专有的信息交流平台。网站内容设计贴近需求,包含"全球基金动态"、"社群动态","两工委动态"、"全球基金观察"、"回音壁"等版块,并设置了在线调查和意见征集功能。该网站将在本月交付使用,不仅向全社会开辟了一个宣传的窗口,也在非工委和广大社群同胞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在建立网络联系和调查的同时,非工委的成员还将进一步深入社群开展调查,积极呼吁社群参与全球基金项目。部类代表积极制定调查计划,将采用问卷调查、参与访问、意见征集等方法,了解社群对全球基金的认知度,并以此为契机,将全球基金的相关知识介绍给社群,呼吁他们参与到项目中去。
四、加强与国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国NGO的现状和发展:
非工委利用一切机会与国内外专家和同行开展对话交流经验,2007年6月,非工委在北京与美国顶级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的代表团会谈,向他们介绍了中国NGO发展的现状和思考,促成了他们关于中国艾滋病非政府组织报告----《中国民间组织在卫生领域中的未来》的写作。2007年11月,在昆明与全球基金理事会主席、副主席、执行主任及亚太区经理的会谈,并和全球基金中三个公民社会代表团进行了交流,这是中国非政府组织和感染者历史上第一次和全球基金理事会高级别的交流,充分展示了中国NGO的发展和实力。2007年11月25日-12月8日,由美国共和研究所资助,非工委的部分成员和全球基金感染者类别的代表一同组成代表团赴美国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考察重点关注了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在艾滋病领域发挥的作用,以及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的关系。一方面学习到国外NGO参与全球基金进程的先进经验,对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给受访的机构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被称为"是20余年来见过的最棒的中国访美代表团"。
五,挑战和展望:
非工委的成立和运作,是历史的传承和民主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清醒地看到,非工委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1.与社群交流不够,对社群的扶持力度还不够。虽然非工委员目前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专门设立了工作网站(即将开通),但总的说来仍不能满足广大社群的要求,他们迫切希望更多地获取信息,参与讨论,甚至希望加入各部类工作的决策决议;
2.缺乏与国家政府部门、全球基金相关机构以及相关国外组织的深入交流和沟通,重视自身内部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导致信息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上传下达;
3.内部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成员需加强配合,工作效率亟待提高。
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多做工作:
1.进一步开拓交流渠道,提高非工委网站的工作效能,适时扩充内容,加快网站信息更新,落实网站管理制度,对访客的问题及时回复,积极听取边缘人群和弱势人群呼声,收集整理后进一步反馈给政府部门和全球基金管理机构,切实履行好桥梁的作用;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进与社群的接触,多花时间做实地调查,实实在在地了解社群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给予他们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
3.加强非工委内部建设,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例会制度,增进协作,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各成员需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4、推动全球基金乃至政府公共政策的进一步改变和落实;
5、推动新一轮选举的完善和顺利开展,将民主参与的传统和机制进一步传承下去。
非政府组织工作委员会是经广大NGO选举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工作机制,探索了在全球基金领域内中国艾滋病防治关怀工作的一些新的工作方法。今后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希望非工委的工作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关注和支持,非工委将与所有关注艾滋病工作的同仁一起,为中国的防艾事业做出不懈努力。
全球基金以社区为基础非政府组织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