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度
李玲超,女,21岁,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学生。
2005年加入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红丝带协会,同年9月加入云南省红十字会与救世军合作项目“爱咨家”---艾滋病咨询服务中心。积极参与由爱咨家组织的艾滋病基础知识培训、外展宣传、能力提高培训。
2006年开始负责学院红丝带协会,积极组织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艾活动,受到学院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云南省健康教育所的好评。另外通过与爱咨家及爱咨家其它院校志愿者基地和分部合作等多种形式,在校园内外开展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的艾滋病预防工作。由于协会在艾滋病预防工作中的积极表现和团队成员良好的参与协作,协会在2006年爱咨家所举办的国际志愿者表彰大会暨爱咨家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上,被爱咨家授予2006年度最佳团队称号;在此次表彰会上,协会成员参加由爱咨家于2006年10月开始的IEC公益宣传资料大赛中,分获特等和一二等奖;本人也被授予2006年度优秀志愿者称号。
本人有幸成为爱咨家2005年和2006年志愿者表彰大会中新志愿者加入的领宣人。还与2006年底积极参加了由爱咨家---艾滋病咨询服务中心举办的“民众剧场”戏剧周,在2006年世界艾滋病日昆明金碧广场大型外展宣传活动中参与雕塑剧“未来在哪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江一曼女士观看了我们的雕塑剧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和当地多家媒体报纸对此次活动中的雕塑剧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报道。
除关注艾滋病的预防和宣传外,还与2006年分别两次组织红丝带协会在学校组织了衣服的募捐活动,向昆明市救助站共计捐赠衣物5000余件。组织协会成员到昆明市血液中心进行鲜血和参观活动。通过爱咨家,邀请昆明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成份献血”讲座,邀请云南戴托普药物依赖研究中心杨茂斌主任到学校进行“禁毒与大学生心理”讲座。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向周围的同学传递了健康做人的信息,深受学校好评。
通过所组织和参加的活动,我认为,在艾滋病的预防工作中,不论是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和普通大众,都需要开发人的 “自觉”意识。而我们所作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都能够发现自身内在的“自觉”和存在的价值。这样艾滋病的蔓延才能得到很有效遏制,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歧视和偏见才能日益减少,那样大家才可以真正享有一个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