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度
据香港商报报道,一般人面对艾滋病患者都会退避三舍,然而,香港一群热心市民却期盼接触艾滋病患者。香港义工团体“青少年艾滋教育中心”13日向11位义工颁发“杰出义工奖”,其中1位更获颁“最佳义工奖”,以表扬他们努力的精神。
获颁最佳义工奖的郑玲玲表示,2006年加入中心时,她对艾滋病一无所知。然而,去年7至8月期间,远赴河南的艾滋病村探望不幸患病的孤儿,却令她有所突破。她说:“第一次接触艾滋病人,我还很害怕。当时想到要和他们相处10多天,担心自己应付不了。然而第二天,看见其它义工十分热心,更与孤儿们拥抱以及亲吻,我也踏出第一步,与他们接触。”
郑玲玲说,现在艾滋病义工受尽冷言冷语,被人歧视,就连老师对艾滋病的知识都不够。她指出,当老师避讳学生有关艾滋病的问题时,学生们则会从不良途径如互联网,学习错误的艾滋病知识。
加入中心义工行列11年的单亲妈妈陈雁清,是10位杰出义工中服务最久的一个。她表示,1996年时自己意识到应该向年约5岁儿子灌输性教育,因而决心参与艾滋病义工服务。然而,一次派传单遭受途人讽刺,一度使她难过不堪,但她没有放弃,工作更加投入积极,性格也渐渐开朗。
现年36岁的翟惠贤,未做义工前很厌恶艾滋病患者。她说:“以前我对艾滋病是十分抗拒,认为艾滋病患者染病,一定是在性方面行为不检,他们染病是付出代价!”然而,做义工后她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加,知道世上有“爱滋孤儿”,且了解病患者不一定是性行为不检,学会体谅及关心艾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