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红丝带网
大连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联合大连市慈善总会,开展了一系列“提高艾防意识、减少歧视”教育培训活动。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大连市慈善总会特成立了项目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先后举办了两次“义工骨干艾防技能培训班”,以提高义工的业务水平。
2007年3月25日,召开了由各义工队长、站长、项目组长100余人参加的骨干培训班。着重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大连市遏止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07年)》及大连市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2007年3月31日,由242名高校、企事业单位及社区义工参加的“第二期大连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义工骨干艾防技能培训班”开班。主要就艾滋病防治途径、如何提高公众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如何开展反歧视活动、做为公民我们每个人应怎样担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讲解。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在实际工作中,慈善总会注重充分发挥义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义工网络和“面广、线长”的特点,为做好对公众人群进行防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作的和谐氛围,要求做到“三结合”:一、开展义务工作与艾防宣传工作相结合。已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扑克500副;宣传资料1500份。二、开展义工常项活动与发放安全套工作相结合。向外来务工人员和娱乐场所发放安全套2600只。三、开展培训与同伴教育相结合。认真抓好各类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慈善总会借助各类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半岛晨报》于2007年3月26日以“大连义工系上红丝带”为题介绍了活动情况。同日,大连电台新闻频道也对活动进行了详尽报道,扩大了项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大连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为慈善义工开辟了一个新的服务领域,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挑战。通过参与项目工作,义工们能够更科学地认识艾滋病,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