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浪网
据英国媒体10月25日报道,在非洲地区,艾滋病不但每年夺去上百万人的生命,还使威猛雄壮的非洲狮濒临灭绝。据科学家统计,近20年来,艾滋病已经成为非洲狮数目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家夫妻深入非洲发现狮子感染艾滋病
动物专家荷兰科学家皮特·凯特和英国科学家凯特·尼科尔斯既是夫妻又是好搭档,6年来,他们一直在博茨瓦纳西北部非洲最大的内陆三角洲跟踪研究非洲狮的生活。
今年10月,他们成功地拍摄下一头雄师和一头雌狮捕食斑马的场景,它们把斑马咬死后,雌狮照例绕着斑马的尸体转了几圈,然后开始大声吼叫,呼唤它们的三个幼子来“吃饭”。可是等了许久,却连一头幼狮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后来尼科尔斯和凯特终于在草丛中找到了这三头小狮子,它们瘦小而疲惫,棕毛非常稀松,发育极端不良,经过检查,这些小狮子都感染了艾滋病。
尼科尔斯说:“仅仅几周以前,它们看起来还那么健康,那么充满活力,尽管这里食物和水源都很充足,它们还是病成这样。其实这些小狮子的家族成员都有艾滋病,和那些感染了艾滋病的人类一样,它们也在等死。”
艾滋病成杀手20年间20万狮子亡命
尼科尔斯和凯特表示,这种研究工作其实很枯燥也很艰巨,他们给四个狮群的领头狮装了无线电定位器,以便追踪它们的行迹,偶尔他们也会收集到一些成年狮子的血样。通过观察研究,他们确定艾滋病的魔爪已经伸向了非洲狮,它们感染艾滋病的情况比科学家预想的更为严重。
据《新科学》杂志公布的统计数据,目前非洲狮的数目已经由1980年的23万头下降到现在的2万头。从前,人们普遍认为非洲狮数目减少与人类的捕杀和狮子栖息地自然条件恶化有关,但是随着病毒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跟踪检测技术的进步,现在全球动物专家都已经确信,艾滋病是造成狮子数量锐减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猫科动物艾滋病先天带来
这对夫妻将他们收集的一些血液样本送交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中心,该校的布莱恩·威立特教授对这些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他指出非洲狮的艾滋病与人类艾滋病的表现极其相似,它可以完全破坏狮子的免疫系统。
威立特说,10年前科学家已经在猫科动物体内发现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这种艾滋病病毒不会交叉感染给其他动物或人类。在这些猫科动物死后,艾滋病病毒也随之消亡,所以其它动物吃了狮子的尸体后,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威立特表示:“依目前的研究水平,我们已经可以分析出这种艾滋病病毒的发病原理,也能够了解它如何破坏猫科动物的免疫系统,但遗憾的是,我们还无法治愈这种疾病。”
专家表决心:拯救狮子
尼科尔斯夫妇表示,其实现在非洲狮很可能不是2万头,而只有1.5万头,一些美国专家也表示,非洲狮的数目在1.2万到1.8万头之间,威风凛凛的非洲雄师已经濒临灭绝了。
其实,非洲狮数目锐减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球动物专家的注意,现在非洲狮艾滋病研究中心已经在博茨瓦纳成立,很多专家已经赶赴非洲,与尼科尔斯夫妇并肩展开研究。尼科尔斯呼吁道:“现在狮子数目不断地减少,地球上很可能不会再出现非洲狮的身影,因此我们必须加紧研究工作,为非洲狮的命运而战!”